凡是参与言语运动的任何环节的器质性障碍、言语运动不协调都可以引起构音障碍。可以把构音障碍分为(中枢性构音障碍)、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。
1、运动性构音障碍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引起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,出现发声和构音不清等症状称为运动性构音障碍。一般临床所说的构音障碍是属于这一类。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病、脑外伤、脑瘫、多发性硬化、先天性中枢系统畸形等。如患有帕金森病、肌萎缩性侧索硬化、小脑疾病或损伤等疾病的病人表现出言语运动障碍,并伴有脊髓运动系统的运动性体征和症状。这些疾病最明显的言语障碍表现是讲话缓慢和发音含糊。
2、器质性构音障碍由构音器官形态上的异常产生的构音障碍,称为器质性构音障碍或器质性言语运动障碍。其代表疾病为唇腭裂,此外还有唇、齿、舌、鼻、咽喉等器官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结构异常所致的发音障碍,例如:短腭、先天性鼻咽腔闭锁、巨舌症、无舌症、后天性咽部化学烧伤、扁桃体术后软腭瘢痕等。以往常将许多构音障碍归咎于舌系带短所致,但有调查证明舌系带相对短的儿童并不一定出现构音障碍,除非舌系带过短引起舌头活动明显受限而造成构音障碍。
3、功能性构音障碍构音器官没有或没有明显的运动障碍和形态异常,但产生的声音有异常时,称为功能性构音障碍。其原因为发音器官肌肉力量与协调性的不均衡。此类患者没有任何疾病。
以上三种情况的构音障碍,通过专业科学的矫正与训练,均可达到发音准确,说话清晰。